近期,平顶山市所属各个县(市)区老年体协纷纷举行颁发证书仪式,为先后获得老年体育持杖健走项目二级、三级教练员、裁判员证书的299名持杖健走爱好者,颁发资质证书。这标志着平顶山市老年体协持杖健走委员会,2020年7月成立时提出的“抓好培训打牢基础实现提升”的目标,得以初步实现。

平顶山市老年体协持杖健走运委员会,为普及推广老年人持杖健走运动,从2020年7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持杖健走项目的普及推广培训工作,几年来共举行社会公益培训61场(次),培训市民3261人。举办手杖操项目专业培训班3期,持杖健走项目专业培训班4期,培训专业骨干人员近500人。构建起了平顶山市持杖健走的基本骨干队伍。为持杖健走项目在平顶山市的推广、提高奠定了基础。


为了做好培训工作,持杖健走专项委员会成立了培训工作技术指导组。根据持杖健走所涉及的手杖操、场地接力和户外穿越三个项目,不同特点和要求,将手杖操设为一组,场地接力和户外穿越合并设立成一组。实行分类培训、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各培训小组,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在全市普及推广工作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一是大众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首先,他们制定可行的培训计划和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大众性培训立足于普及,专业性培训着重于提高。对接受能力程度不同的队员,区别对待,采取先易后难,先少后多,逐步增加的方式推进。对接受能力强、悟性高、自身条件好、身体条件基本达到参赛标准的队员,在普及中严格要求,作为骨干队员培养。比如手杖操,四要素中的手杖花需要悟性和勤练,并在技术指导上狠下功夫,将各类动作中的技巧传授下去。几年来,在社会层面开展的大众性持杖健走普及培训达28场(次),参加的爱好者804人,带动了平顶山市老年人持杖健走运动的开展。在专业性培训方面,组织专业骨干人员参加国家级培训班3次。参加河南省专项培训班2次。加强了专业理论水平的学习,提高了技术和综合能力。

二是自我培训与引进外援相结合。注重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方能更好地为在全市普及持杖健走运动服务,才能培训一批高技术、高水平、高素质的团队。为使全市整体水平更上一层楼,在强化自我培训的基础上,他们邀请了持杖健走项目国家级裁判员、教练员白雨玲、宋文全老师为学员讲解了持杖健走基础动作、基本要领,以及手杖操的支撑、杠杠、联动、手杖花四个基本要素。平顶山市各个县(市)区参加人员566人。高水平的讲解使骨干队员们的理论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三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每次培训,先给队员们进行理论讲解,同时传授动作要领,并把要领发到学习微信群里供大家学习。在实际训练中,队员们每做一个动作,就讲出理论要点,使队员们边做边记,理论联系实际,可使队员们加强记忆,动作到位。老师们带领大家实操技能训练,使得骨干们的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同时他们以活动为载体,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先后开展了区与县,县与县之间的邀请赛和相互切磋交流活动。在舞钢市市民广场,组织了手杖操共同展示活动;在鲁山县运动场开展了持杖健走邀请赛;在白鹭洲国家湿地公园环湖赛道进行了户外穿越实践运动,为户外穿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活动从策划、规程制定、参赛队伍培训、现场裁判执裁等多个方面对培训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检验。提高了培训的实用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几年来,平顶山市老年体协持杖健走委员会所属的持杖健走队员先后多次参加中国老年体协和河南省老年体协的线上培训班和线上视频展示交流活动。共上传视频306个,参加线上比赛人员553人次。参加国家级线上培训班2期,有104人通过考试,取得了培训合格证书。全市共自学了中国老年体协手杖操规定套路里面的8个套路(共11个套路),还自编了两个套路。

两年来,在各县(市)区选培训、考核的基础上,经平顶山市老年体协组织的晋级培训、考核、实际操作并经市老年体协审批,共有52人先后获得持杖健走二级裁判员资质,81人获得持杖健走二级教练员资质。另有166人获得持杖健走项目三级教练员资质。(王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