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设施
- 场地设施
联系协会
更多>>>- 澳门赌搏网站大全
- 地址:郑州市健康路176号院9号楼3单元3楼
- 邮编:450012
- 电话:0371--63862555
- 传真:0371--63862555
- 邮箱:hnslntx@163.com
- 澳门赌搏网站 >> 场地设施 >> 场地设施
-
许昌市近年来运动场地的变迁来源: 发布日期:2019/12/19 点击次数:2882次
说起许昌市的体育活动,可谓源远流长。许昌市的近代体育项目兴起于1921年之后,篮球、足球等相继传入中国。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前,许昌市只有4处运动场。新中国成立后,许昌市体育场地建设发展很快,许昌市体育场、许昌市体育馆等陆续建成投用。
近年来,许昌市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等场馆及“15分钟健身圈”越来越完善,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健身热情,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新中国成立前,运动场屈指可数
不同时代运动场地的变迁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在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许昌人的记忆里,旧时许昌市的运动场地并不多,供人们锻炼及比赛之用的场地极其有限。
“我小时候,许昌没有什么锻炼的地方。我和小伙伴们经常一起爬城墙。”70多岁的林秀国在许昌市生活了近70年,在他儿时的印象里,许昌城不大,南护城河畔还残存有老城墙。后来,林秀国上了初中,距离西湖公园近了很多,经常在公园内见到很多锻炼身体的人。
据1993年出版的《许昌市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许昌市只有4个运动场:许昌市省立第四中学运动场、许昌市县立师范学校运动场和西关、塔湾两个公共运动场。西关运动场面积约20亩,场内仅有破篮球架一对。塔湾运动场由已废弃的飞机场改建而成。由于时间久远,很多人已经无法清晰地描述当时这几处运动场的模样。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许昌市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发展步伐加快。
与西湖公园相邻的许昌市体育场,承载了许多老许昌人的记忆。
11月26日,许昌市体育场内人来人往,东侧的健身器材旁,人们或压腿或攀“天梯”;西南角的乒乓球台处,老人们激战正酣,“乒乒乓乓”的响声不绝于耳;中间的操场内,一些人沿着环形跑道慢跑健身。
许昌市体育场有一个民间的称呼——西北大操场。这里作为承担市区重大体育活动的场所,举办过多次重大体育比赛活动,许昌市运动健儿在这片土地上大展风采。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西北大操场就存在,只是人们已经很难说清其准确的建成时间了。“以前那里有一处西火神庙,凡是有大型集会都会在西北大操场举行。”70多岁的郑维娟曾向记者介绍说,西北大操场位于如今所在位置的偏南方向,面积比现在大。以前,许昌市的大型活动及大型运动会都在那里举行,大家常常席地而坐。20世纪70年代初,西北大操场修建起简易的主席台、砖围墙。后来,政府还出资填平了其东南角的一个约3亩的大水坑。许昌市体育局退休干部刘海涛精心保存着数十年前的一些黑白照片。照片中,许昌市运动健儿有的在许昌市体育场的砖渣跑道上疾驰,有的在室内挥舞着乒乓球拍奋战,神采奕奕。
许昌市档案馆馆藏的档案显示,1976年10月18日,许昌市在西北大操场举行万人大会。由于西北大操场场地开阔,人气很旺。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还多次召开过公捕公判大会,观看者有数万人。
在封闭式体育场建设之前,尽管场地简陋,但是许昌市体育场承办了不少重大体育赛事。
如今,许昌市体育场占地面积约60亩,场内的主体建筑是1996年建成的,有标准的400米跑道和田径场、足球场,根据当初的设计,最多可以容纳1.5万人观看体育比赛。该体育场能承办大型体育比赛和重大活动,平时还作为许昌市体校田径项目的日常训练场地,从事短跑、中长跑、足球等运动的人都可以在这里进行训练。
如今,这里修建有篮球场、健身器材等,免费对公众开放,每天前来锻炼的人非常多。
家住东关北巷、80多岁的海顺成从10多岁就开始打篮球,曾是“回联队”的知名球员。在他的记忆里,20世纪50年代,许昌市的公共运动场地除了塔湾运动场、西北大操场之外,就是各个学校的操场了。那时候,学校的体育课多以田径、体操、球类为主。由于场地有限,大家训练的时间、地点也不固定,业余时间经常会相约在西北大操场打篮球。
在原许昌市县体委当过体育专职干部的刘思明著文回忆昔日许昌出现的“篮球热”时写道:“这股热潮最先从学校开始,逐渐‘热’遍了城乡。”20世纪50年代,由于运动场地的增多,许昌市出现过一股“篮球热”,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1954年,许昌市文化宫首先建起了灯光篮球场,后来,许昌军分区、市体委、地区邮电局也先后建起了灯光篮球场。晚上,球迷们相约而战,引来不少人围观,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今,许昌市区的灯光篮球场越来越多。市区清潩河畔、许都公园、鹿鸣湖体育公园等处每天都会有健身爱好者在里面挥洒汗水,享受健身的乐趣。
运动场地增多,群众健身热情高
10月16日,位于许昌市区仓库路的许昌市体育馆内,伴随着劲爆的广场舞音乐,中国新时代有氧健身操教练胡艳杰带领队员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当日,由许昌市体育局、许昌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举办的2019年许昌市广场舞培训班开班,来自全市的10余支队伍500余人参加了广场舞培训。
只有一层的许昌市体育馆,如今在高楼大厦林立的繁华市区看起来已经不再那么显眼,然而这座主体建成于1972年的体育馆有过辉煌时光,曾有“豫南第一馆”之称。
20世纪70年代,许昌市地区决定建设高标准的大型室内综合运动场馆,体育馆的建设得到了许昌地委及许昌市委的大力支持。当年篮球运动发展较好的几个企业,如八一厂、省汽修厂、许昌继电器厂等,都给予了场馆建设极大的支持。“位于仓库路的许昌市体育馆,有‘豫南第一馆’之称。”60多岁的张子宇,如今担任许昌市老年人体育协会秘书长。在他的印象中,20世纪七八十年代,许昌市的健身场地很有限,社会上开展的健身项目也不多。位于仓库路的许昌市体育馆主体建成时间为1972年,建筑面积为1592.52平方米,室内面积为670平方米,可容纳1000余名观众。
1975年,许昌市地区体育馆建成投入使用。之后,许昌市地区重大的篮球赛事均在该馆举行,比如地区运动会、职工运动会、机关篮球赛、企业篮球赛以及省级篮球赛许昌分赛等。20世纪80年代,该馆作为许昌市重要的体育场地,为许昌市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提供服务,承担过多次重大比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体育人才,深受许昌市民的喜爱。1990年,巴基斯坦国家排球队来许进行的友谊赛曾轰动一时,一票难求。
11月20日,知名女排运动员朱婷在河南女排的主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迎战河南队。这座已经运行9年的体育场馆,再次聚焦了众人的目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框架的拉大,位于老城区、建成时间较长的许昌体育场和位于市区仓库路的市体育馆的设施变得有点儿跟不上许昌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2009年,许昌市开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2010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次月2日晚,在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中国男篮以92比86险胜美国明星队,结束了广州亚运会前最后一场热身赛。整场比赛,现场观众激情澎湃,掌声、呐喊声和助威声此起彼伏。观众们不仅为中国男篮加油,而且为美国队员的精彩表现叫好。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的投入使用,不仅是许昌市体育场馆建设的一次量变,而且是许昌市城市建设的一次质变。在这里举行的一场又一场国际体育赛事、明星演唱会,使市民的文化生活品位、“幸福指数”很好的得以提升,使许昌市的城市形象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该场馆投入使用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中美男子篮球对抗赛、“三国文化周大型主题晚会”、第十九届全省大学生男子篮球锦标赛、2018年全国体操冠军赛暨全国青年体操U系列冠军赛等大型文体活动,成为许昌市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并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几乎每天上午都会在这里抖空竹!”11月29日,在许昌市区清潩河游园内的一片塑胶场地上,70多岁的林秀国等空竹爱好者在抖空竹。提、拉、抖、盘、抛、接……随着老人姿势的变化,空竹花样百出,十分精彩。“以前许昌抖空竹的地方不多,这几年很多地方都能玩。”林秀国乐呵呵地说。
一份来自许昌市体育部门的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许昌市区健身场地面积不足3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活动面积仅0.62平方米。许昌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打造“15分钟健身圈”,实现社区体育设施全覆盖。2017年1月9日,许昌市正式出台《市区公共体育设施和儿童游乐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探索社区体育设施与游园、广场、河道体育设施融合建设模式,打造城市“十五分钟体育健身圈”。
从大型健身公园到小区里的健身小径,从跳广场舞的广场游园到健身的篮球场、足球场……如今,从市区的任何一个居民小区出来,不出15分钟,就能找到健身休闲的游园或绿地,这是许昌市致力打造的“15分钟健身圈”。许昌市先后投入资金1.6亿多元,在中心城区建设多功能运动场逾400个,建成儿童游乐场73个,实现了市区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使不同年龄的市民都能找到合适的健身之所,拥有健康生活。
分布在广场、游园、小区等处的高标准的灯光篮球场、健身器材、操场等,满足了人们对健身的需求。清潩河游园、许都公园、鹿鸣湖体育公园、文峰游园、帝豪游园等游园、公园,处处可以感受运动之美:喜欢健身的,抓住太极揉推器、单双杠等健身器材锻炼身体;喜欢打篮球、羽毛球的,在围笼式灯光球场内挥洒汗水;喜欢跳广场舞、交谊舞的,在游园、广场一展身手……
遍地开花的体育设施,遍地开花的健身设施,越来越多的健身群体,为许昌市增添了许多体育元素、运动元素和青春飞扬的城市亮色。按照许昌市“十三五”期间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到2020年,许昌市将实现市、县、乡、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进一步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和均等化。(牛志勇)
友情链接LINK
- 国家体育总局 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 河南省体育局 河南省武术协会 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河南省体育发展基金会 河南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河南重竞技中心网站 河南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 河南省体育工作大队 全民健身在线 陈氏太极拳网